金鳞开_四四二 吟到真诗喜欲狂(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四二 吟到真诗喜欲狂(六) (第3/5页)

不走亲访友应酬交际?

    不过转念一想,光是这土匪一样的三万众恐怕也不好对付,黄得功手才有多少人马?

    傅山心头微微下沉,总算因为手里的消息而不至于绝望。

    袁继咸却是早就近乎绝望了。他以朝廷大义劝左良玉,被左良玉拿“衣带诏”反加劝说。他想以官职来压制左良玉,可是在左良玉手里被坑的督师都好几个,他一个cao江总督算什么?至于动武……江督标营不过三五百老弱残兵,左良玉都懒得拿正眼去看。

    二人进了宅,左兵倒是没有跟进来。只是这座宅被左兵团团围住,形同软禁。等到了书房,袁继咸也没请傅山落座,再无顾忌地问起朝形势。

    在这个讯息不变的时代,面对奇怪的流言只能依靠个人智商。至今还有人不知道北京已经陷落,更有人说李自成其实没死,还有人相信崇祯扣着三千七百万锭每锭五百两的镇库银不舍得用……唔,这个即便再过四百年仍旧有人相信。

    “皇太绝无cao莽之状。”傅山言之凿凿:“江南北上之士,派遣回乡为官,皆有部,又赐陛辞。宰辅天官,皆是老人,俱掌权柄,一如在北京之时,如何能说皇太挟持皇帝?”

    袁继咸一听这话,一颗心彻底安定下来,道:“我这些时日竟也胡思乱想起来,幸得友生啊!”即便铁打的人,在长时间的重压之下也难免动摇、乃至崩溃。袁继咸此时真是去了颈枷锁,坚定道:“既然绝无衣带诏之事,那我便是坐死此处,也不能让左贼犯乱!”

    “明公。”傅山轻轻拍了拍案上的包袱:“以此尚可做最后一试,若是左良玉铁心作乱,学生便护着明公孤身渡江。”

    袁继咸也不是泥古不化之辈,点头应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