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四二 吟到真诗喜欲狂(六) (第4/5页)
又看了傅山从南京带回来的消息。这些消息有些是报纸原剪下来,有些是毛笔手抄,某些字上还有用炭笔写的小字备注,虽然繁杂,却被傅山整理得条理清晰。 在傅山启程回江之前,朝廷已经明旨斩了卢德和高起潜,罪名就是散播谣言。至于钱谦益那边却是真假难分,有人说他已经下了诏狱;有人说他主动投了皇太,卖了袁枢;还有人说他逃到江,成了左良玉的军师……袁继咸当然知道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照皇太所言,江南内应无非就是这些人,而以卢、高二阉为首要。”傅山道:“左良玉见自己内应俱去,应该有所知觉。” 杀了卢、高二阉并不能证明皇太就是个忠臣孝,但从军事上来说,没有了如此重要的内应,左良玉就算真的带着一家一当赶到南京城下,却也未必能够攻破南京城门。因为他每走一步,身后都有人盯着咬他。 从武昌到南京,千里大别山,正是山地师的用武之地。 袁继咸看了大受振奋,若是以此尚不足以让左良玉退兵,那就只有先逃出此地,徐图反攻了。好在他的职权包括南直安庆等地,丢了江也不算擅离信地。 “青竹,你先在此处休养,待我去见过左镇再说。” “明公,不可耽搁,若是不成,咱们即刻便走。” 袁继咸点了点头,包好傅山带来的消息,径直而出。 左良玉此人与毛龙相类,都是颇有传奇色彩。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养大,武艺娴熟,臂力过人,能够左右开弓,但从未读过书。早年间在辽东投军,二十多岁为游击,后由积功为都司,驻守宁远卫。 光是这段历史,看上去就颇有后世小说主角的形象。 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