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周密计划 (第4/6页)
日本空军将派遣四架e-3g参与演习。配合印度空军的四架“费尔康”预警机、以及航母战斗群里的预警直升机,足以满足两个方向上的作战需求。 增派了预警机,自然得考虑增派空中作战力量。 借此机会,印度军方提出,由日本海军派遣舰载航空兵,部署到“维拉特”号上。理由也很充分,为“维拉特”号采购的lca战斗机最快也要到二零二八年才能交付,印度海军没有足够多的舰载战斗机。 今井利村没有多说什么,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赤城”号不能参战,不等于舰载航空兵不能参战。“维拉特”号大体上与“赤城”号没有区别,能够搭载f-35c,只是必须以跃飞方式起飞。为了让f-35c在“维拉特”号上作战,还得紧急空运一批后勤保障设备。 这件事订下来后,日本与印度军方开始商讨如何让战斗机飞往印度洋。 用船运过去,显然不大现实。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长途转场飞行,只是从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到印度的维沙卡帕特南的直线距离都超过了f-35c的最大转场飞行距离,还要绕过沿途国家的领空,实际飞行距离在八千公里以上。理论上,f-35c在携带四具大型外挂副油箱之后,只需要一次空中加油就够了。现实中却办不到,因为加油地点必须在航线中间,既在飞行三千五百公里用光了机内燃油后进行,而此时机群已经到达阿南巴斯群岛附近,不管是日本的加油机、还是印度的加油机,都不可能飞行这么远,再为战斗机补充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