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一十三章 德国必胜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德国必胜论 (第3/12页)

很。

    要知道,德国从南美等地进口大豆的话,六十五两银子一吨都不止,还是东北大豆产量大,价格给压了下去。

    而李安生给德国的小麦价格,也只是在三十五两银子一吨,德国同样赚了一笔。

    李安生之所以让德国人占这个便宜,实际上还是谷贱伤农,尤其是大豆,毕竟世界市场需求有限,去年整个世界市场大豆贸易额为三十七亿两银子,东北大豆能够获得的份额会不断增加,但是要防范关税保护与贸易壁垒。

    将来东北的小麦与大豆产量将会更加的惊人,除了加大农业恐怖主义力度,另外就是积极打开世界市场。

    用大豆与小麦换战舰实际上也是一招妙招,等于让德国佬提前预定了小麦与大豆的生产。

    东北正在倡导全民吃细粮,全面种植细粮,但是毕竟关内的老百姓还没有这么富,能够奢侈到吃细粮,所以,东北养活全国人不成问题,但是总不见得白养,东北是靠农业崛起的,要是谷贱伤农,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锡良是清楚农业恐怖主义这回事情的,本来宅心仁厚的他极力反对,但是,东北的粮食产量越来越惊人,要是不这么做,东北好不容易出现的繁荣景象就会昙花一现,农业,毕竟是农业,不像工商业一样。

    东北其实税赋是很重的,隐形税赋,比如农业指导费,对移民的贷款吃息,种子与化肥,等等,一大堆的以货币或是以粮食为体现。

    东北官库中的存量越来越多,即便以贷款方式以及部分免费供给新移民,并且发动全国进行储备——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大规模储存粮食的习惯——后世也是如此,粮食还是嫌多,移民太多,土地开发越来越多,种植粮食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