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德国必胜论 (第2/12页)
局势,或许扶持中国对抗日俄也是心血来潮,但不妨碍他兴致勃勃的就此展开讨论。 李安生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并不指望凭借他的一席话,就能让德皇相信东北将来能够制衡日俄,人家没这么天真,只要在德皇心中留下一点印象,这就够了。 眼下还不是时候,李安生总要向德皇证明些什么,只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够让德皇相信。 或许,应该早日推动辛亥革命,他的目标是东北王,有程德全在两江遥想呼应,作为清廷倒台后数一数二的政治集团,放眼中国,谁能撬动他的地位? 到时袁世凯、革命党人,只怕都要来拉拢他。 眼下,用一点农业技术,作为投名状,向德皇证明他的价值,是一项无比重要的投资。 “去年东北的大豆、小麦等粮食继续大丰收,似乎这几年整个世界的产量并不理想,只有贵国的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让世界震惊。德国应该感谢东北粮食丰收,为德国带来的成本降低,不然的话,大豆与小麦价格不断高攀,我们可要多付出一大笔钱。” 的确,去年东北三省的小麦出产四百六十万吨,出口二百万吨,而大豆出产三百二十万吨,出口一百六十万吨。 光是德国进口小麦一百八十万吨,其中东北小麦已经占了三成,进口大豆四十万吨,其中十万吨是直接从东北进口。 而德国对东北小麦以及东北大豆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李安生给出了四十两银子一吨的大豆价格,实际上还是德国赚了大便宜,去年大豆平均出口价为五十六两银子,即便由德国方面付运费,东北只需要将大豆从码头仓库运上德国货轮,还能收获一笔保管费,但德国还是认为价格公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