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1章 一撸到底 (第3/9页)
出了以文御武,打仗时战阵图,派文官指挥,太监监军等蠢事。 将军队的统兵、调兵权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都算不上最可怕的,毕竟防区轮换,军官对调等,再怎么换,他依然还是将领带兵。可以文御史,却是外行领导内行,尤其是宋文官地位远远高于武官,打仗的时候,碰到个优秀点的文官还好,若遇到个一般的文官,再来个不听将领们的建议,瞎指挥,那真是再好的兵,再好的装备,也不行啊。 宋,那是绵羊统领着一群狮子作战。 宋以后,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朱明本有机会更改这一错误,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制订的很多国家政策上,都是在**********。宗室分封制度,分封的宗室拥有实际封藩以及军队护卫。还有明军的卫所制度等。 而在军队的方面,朱明甚至完全沿用了宋制,把以文御武挥到极致。尤其是过了明初之后,这股风气越的厉害。武人的地位越来越低,士兵成军官奴仆,武官被文官视如卑贱的莽夫,哪怕是个七品的知县,都敢不将三四品的指挥使、参将等放在眼里。 朝廷用兵打仗,统兵将领之上,还要派太监监军,派文官巡抚,派总督...... 连个五品的兵道备,有时都能指挥调动一个总兵。行军布阵,进攻撤退,都得由文官们拿主意。 中明以后的以文御史比宋之时更加厉害,中明以后的军队也比宋更不如。 刘钧立国,也有心革除这些弊端,军政分离,互不相统。 只是因为立国之初,战事不断,朝廷无法及时的掌控各地的情况,因此才有了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