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741章 一撸到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1章 一撸到底 (第2/9页)

新的认识。

    当然,读史还能学习帝王权术,洞悉天下大势,现许多事务的本质。

    五代藩镇割据之后,赵宋统一中原,立国之后,便对藩镇割据,武人专权极为防范,以致于都有些防范过头。也正是从宋开始,开启了以文御武的政治模式。

    两宋时期的军队并不算弱,甚至两宋还是一支历朝中极独特的募兵制常备军,对于军队的开支也能称的上是历朝之最了,但这么大的军费开支,这么了得的百万常备军,为什么幽云十八州都收不回,为什么还有北辽西夏南大理等与大宋并立?

    深读史书就会有一个明白的结论,这与宋代以文御武的制度有极大的关系。就因为一个以文御武,宋代空有百万常备军,以及每年庞大的军费开支供养军队,但这支军队依然难以挥出本应有的作用。甚至长期被后人认为北宋军队太弱。

    刘钧读史有自己的观点,读过那些关于宋代的史书,刘钧认为北宋的军队不弱,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有精良的装备,有良好的训练,优厚的待遇,但为什么北宋军队就没能北灭辽国西平西夏南破大理呢?

    都只因以文御武,两宋空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可很多时候,打仗的时候,武将们却得受文官的节制,这些文武还好多都是根本不懂军事的文官。

    有人说宋军弱,那是因为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令军政系统分离,统兵和调兵权互不归属。但刘钧觉得,宋代在这方面做的没错,这有效的防范了武人握权割据的危害。

    但是赵宋过犹不及的是他们防范太过,把军令军政分开,统兵和调兵权互不相属他们还没适可而止,最后还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