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582章 大汉官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2章 大汉官话 (第6/7页)

客家语、吴语、湘语、赣语?

    记得有人曾说过,粤语是古汉话保存最好的。不过粤语的流通普及性远不如北方话,北方话中,肯定又是以大都话普及流通最高。

    若选定一种语言推广普及,一般做法就是要制订韵书。但以往历朝的韵书,都是使用汉字反切,这种方式还是有不法的缺点的,音韵难以精准。

    难道要推行汉语拼音?

    拼音也是音韵的一种,但更精准。尤其是使用字母的话,效果更佳,虽然也不是百分百完美,但起码比其它各种更强一些。

    通用语最大的要求,就是得足够简单便捷,这样才能迅速推广普及开来。这就跟汉字一样,同样需要简便。

    刘钧甚至觉得,推行通用语,搞汉语拼音的时候,也可以推行下简体字。

    如今的繁体字,确实很不便书写,笔画太多。

    现在朝廷准备推广教育,搞初级普及教育,这个时候推行普通话、简体字,刘钧认为将大大增强推广力度。

    不过简体字也不能太简,适量而行。就好比后世的时候,推行简体字的时候,曾一度还弄出了二级简体字,结果那些字简是简了,可根本就已经失去了汉字象形字的基础,根本表达不出意义来。

    那些字最后还是没真正流通开来,只是成了一些简写异体字。

    简体字其实也不是凭空而来,应当说简化汉字由来已久。汉字多最早的甲骨文、金鼎文,再到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汉字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也是笔画最简的,但总量过少。在战国和秦汉时期,汉字形体变动最大,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都在这段时期完成。

    东汉后期出现的楷书,从此字体稳定下来,这也正是后来把文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