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699章 先打了再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9章 先打了再说 (第4/7页)

建立在以外贸为导向,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格局上。

    一旦外销出口贸易出了问题,那么三江区的经济就会出现极大的问题,甚至崩溃。

    三江区的江南省,如今已经发展为大汉最重要的纺织业基地,去年一年产布量达到了四千五百万匹。

    丝和布,成为江南最重要的产品,种桑种棉的面积,大大超过了种植粮食的面积。

    “今年三江区江南省一省,生产的棉布就达到了四千五百万匹,其中四千万匹是销往外省,其中销东北以及北京一千五百万匹,销两广一千万匹,销海外出口一千万匹,其余销浙江以及福建等地。其中内销每匹价银六角,商品值银两千一百万。外销每匹价银七角。价银七百万。一省棉布销售值银两千八百万,是江南省的税收重要来源。”

    李春江给皇帝算帐,说明外销出口的重要性。

    “在江南,种粮虽有价格保护,但上米一担不过两块,一亩田精耕细作,每亩产值不过五六块银元。而江南有不少地方地少且不适合种稻,那些地方种稻收益不如肥沃之地的一半,种稻亩收益不过两块左右,如果再除去投入。收益更低,但江南的棉花价格却是每担四块,种棉一亩平年可得皮棉八十斤,折银三块二角,在这些地方种棉远超种粮收入。”

    “而种桑收入更明显高于种稻。”李春江担任三江总督,也并非只依靠着与皇帝的关系,百是很认真的做好封疆大吏,他对于治下的生产情况了解的很详细。说到种植稻、棉、桑,各种数据是张口就来。全是有凭有据。

    “江南因为田少人多,且天时好地较肥沃,因此种地不比北方搞广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