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一二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二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一) (第4/6页)

来。

    能跟着太子出战,那可是人生履历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笔了。

    “属下才过天命之年,尚是年幼。”张诗奇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脱口而出道。

    朱慈烺先是一怔,复又一乐,笑道:“是了,若说上阵杀敌,先生是老迈了。但论说治国安邦,先生比之姜子牙,尚不失为垂髫之年。”

    张诗奇也乐了,姑且不论日后前途。只说今晚这轶事便足以传之于子孙:你爷爷我当年也是与皇太子殿下谈笑风生的人物啊!

    他笑道:“殿下谬赞了,老朽手无缚鸡之力,就算早个三十年,也无法为殿下上阵杀敌。若说治国安邦之才,又因天资所限,再过三十年也当不得公侯。”

    朱慈烺笑道:“听先生这么说。似乎在还有得意的异才不为人所知啊。”

    “老夫自幼有些死脑筋,可以过目不忘。”张诗奇也不藏着掖着,连忙抓住机会自荐道:“微末尘技虽见笑于庙堂,但未必不能试以百里侯。”

    官场玩笑称县令为百里侯。

    这个官职是许多名次靠后的进士起步之阶,也可以由声望、成绩足够好的贡生考选,或由考核卓著的积年老吏选任。张诗奇本身是有举人功名的,当之无愧的“老爷”,又在翰林院里为书吏多年,资历也是足够的。问朱慈烺讨要一个县令的官职也算是恰如其分。

    朱慈烺一直在考虑自己未来根据地的民政问题。他不信任旧官吏,但要培养新式官员却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搞定的。民政问题尚且有转圜的余地,若是放在提刑按察使司这样的司法衙门,那就绝对是草菅人命了。

    “汝州城里人民几何,丁口几多,其中上户者几家?”朱慈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