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二五八 戍兵骑马出萧墙(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五八 戍兵骑马出萧墙(九) (第3/5页)

受吏部考核,执行中央六部的各种政策。这三者分立互不统属,又都受到都察院系统的巡按御史监督。

    以朱慈烺来看,这已经是当下这个时代最完备的制度了。后世常见的“三权分立”和“一政独大”之争,在明代一样有政治实践:只需要看内阁争权和巡抚、总督制度的废立就可以知道。

    这么好的制度,为什么会闹出今日的烂摊子?

    朱慈烺认为,这跟内阁和皇帝有直接关系。

    万历皇帝不上朝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他不补官。大量没有受到锻炼和培训的官员,在天启、崇祯朝走上了政治舞台,既不懂帝国的运作模式,也没有经过政治考验加以淘汰,甚至无法理解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最终酿成帝国崩塌的事实。

    内阁在成功夺权之后,从一个秘书机构变成了帝国真正的首脑,权力比唐宋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他们腐败了,那么整个帝国的政治体系势必跟着腐败。而崇祯一朝的内阁腐败庸蠹,也是有明一代最无以复加的。

    为何在前朝没有发生这种事?

    因为天启、崇祯之前,要入阁只有两条路:廷推和中旨。直到万历后期,中旨入阁仍旧被视为耻辱,文官轻易不肯接受。这就多了一层过滤体系,保证内阁阁员具有对行政部门的足够影响力。

    天启时候魏忠贤左右皇帝,大开中旨入阁之路。到了崇祯皇帝,换阁老如换仆从,后来甚至取消了廷推,直接发中旨。这样出来的内阁阁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