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章 东家西家罢来往(十) (第3/4页)
后还会导致冗官冗员,降低学府含金量。国初的时候。国子监出身的官员才是正途,而进士并不为人所重。后来为什么反过来了?正是因为进士难考,物以稀为贵,国子监却因为教学质量下降,渐渐沦为补充地位。 按照朱慈烺的设想,府和直隶州最多设立高等技术学院,类似后世高职。至于大专院校,最低也要放在省一级行政区划。从这点上来说,廖兴以知府兼任省级单位的一把手,纯粹是天上掉下了馒头。不过作为第一个想到自己培养后备力量的官员,这也算是一种奖励。 只要有人能管理,朱慈烺就有信心光复更多的国土。 “主子!主子啊!”宋弘业头皮上已经长出了寸许发茬,这是一个月不曾剃头的结果,就像是个游方的和尚。 刺杀多尔衮的计划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因为返魂人内部出了叛徒,将火道埋下火药的秘密告知了步兵统领。虽然告密者并不知道宋弘业的身份,但是身为内务府的要员、多尔衮深信的奴才、负责整个京城的查jianian工作,宋弘业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此时的满清内部还没有形成大明那样的官僚规则,对于庸蠹的官员处罚极其严厉。当然,满洲人对自己人的处罚也很严厉,动辄剥夺爵位、世职。只是满洲人不会因为贪渎受罚,比较普遍的是冒认军功。 爱星阿来探视过宋弘业几次,也只能加以安慰,送些吃食。如今多尔衮终于召见了身穿囚服的宋弘业,如果不是要将他正法,多半就会被释放了。 宋弘业紧紧抓住这次的机会,在多尔衮面前痛哭流涕,希望能唤起“主子”的同情心。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可耻,因为他绝不怕死,只是害怕作为皇太子在京中最大的耳目,一旦自己死了,满清高层的动向就再难传到皇太子殿下的案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