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章 东家西家罢来往(十) (第2/4页)
是天方夜谭。 而且这些人又不愿意在考成上落下污点,于是轻则欺上瞒下,重则上疏诋毁新政,抢占〖道〗德高地。 沈犹龙所在的两广又有土司和夷民的问题。情况更为复杂,新政推行进度缓慢。 朱慈烺对此倒是报以宽容和理解。他前世见过许多国营企业,掌握着良好的公共关系、优质的资源、充沛的人力,结果还能亏损。这就是管理层执行力不足的缘故,被历史遗留问题、人际关系、个人升迁等等杂事消耗了精力。 现在大明的传统官员就如同许多国企干部一样,紧紧抱着落后时代的管理思路,在被淘汰的边缘挣扎。 “能走一步是一步,等我腾出手之后再慢慢解决。”朱慈烺说这话的时候底气很足,因为河南行政学院也正式挂牌开学。祭酒由开封知府廖兴兼任,开设了会计、明法、行政三个专业,学制三到六个月不等,用来培养基层公务人员。 朱慈烺一开始觉得学制似乎短了点,颇有些速成班的感觉。但现在还是非常时期,首先得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其次才是好不好的问题。想当初黄埔军校初建,第一期学员半年就毕业了。一样诞生了那么多名将。 更何况在朱慈烺前世,国家大力推行法制化。因为司法人员缺口太大,许多从部队上转业的军官在经过三个月的法律培训之后就走上了法官岗位。事实证明,这些速成法官留下了许多笑话和悲剧,但客观上也的确使纸面上的法律得以执行。 廖兴本来不想用“河南”这个开头。因为他只是开封府知府,作为祭酒,这个学院也就是府级编制。如果说是河南省级衙门那是巡抚周应期的权责范围。他没那个胆子僭越。 朱慈烺却是从长远考虑,如果每个府都开办这样的行政学院,非但教学质量很难提升,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