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三七零 陇山高处愁西望(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七零 陇山高处愁西望(四) (第4/4页)

化众生,绝不用担心服用丹药造成的重金属中毒,一切都集中在精神层面的解脱。

    而精神层面的解脱就只有八个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学不会是悟性不够,而非道理不真。

    郭静中显然也是龙门道士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让朱慈烺看到了他“真”的一面,让人深感温和亲近。加之老子传下的辩证法,郭道长在哲学思辨上的功力也让朱慈烺赞叹不已。可以说,郭道长的水准如果在“大师”横行的后世,绝对可以评得上“大宗师”。

    尤其是在世界观上的一些问题,全真教原本的理念就与朱慈烺相符,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郭静中还在闲暇时指点闵子若练功发劲,很快就让闵子若敌意大减。等一行人到了泽州,郭静中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小团队,被朱慈烺引为私人。

    “先生快去快回,”朱慈烺对郭静中道,“等山西战事结束,咱们好好商议一番如何在大明推行全真之教。”

    郭静中到底是宗师风范,只是欠身谢过,翩然而去。

    有了还阳道人的对比,龙虎山张氏显然有些太过无能。

    朱慈烺原本希望能有训导官传播“忠义”思想,随军道士传播“天子神权”,从两方面彻底巩固士兵的思想阵地,打造一支有“信仰”的军队。现在看来,训导官制度十分成功,而且“忠义”原本就烙印在世人血脉之中,不用多说。而天子信仰却迟迟未能建立起来,就算有那么一丁半点,也只是“迷信”,而非信仰。

    这倒不是正一道士偷懒,而是许多道士原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信仰。

    现在有了郭静中,朱慈烺的心又活泛起来。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一个“全真大真人”的封号无缘无故出现在他脑中,正是可以补救全真教散乱如沙的局面。rs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