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六七 陇山高处愁西望(一) (第2/5页)
“去看看代耕。”朱慈烺道。 吴伟业连忙吩咐下去,让人在前面开道。朱慈烺却没那个耐心,快马扬鞭已经向前去了。 一行人径直北上,果然看到了王徵发明的“代耕”。 这种耕种器械在原历史剧本中一直用到晚清,乃是畜力不足情况下最好的补充方式。原本的设计是一组三人。在田地两头安装两个转盘,中间连以绳索。每个转盘配一个壮劳力,中间一人扶犁。转盘转动之后。绳索拉动犁铧,由此耕出笔直的田垄。 怀庆府多水。所以沈加显在靠河的地里多用代耕,可以借水力减人力。而且一般这种上等良田面积较大,接连成片,也方便“代耕”推进。在那些缺乏水力的地里用牛耕,只有下等的山地才用人力。 “原本靠水的田地都属于富农之家,他们肯定都是有牛的,不用担心春耕劳力。田越差的人家也就越穷。往往几家合养一头牛,只是聊胜于无。如今官府出面加以调配,全县的春耕面积都上去了,谁家都没受到损失。”沈加显道。 “那些富户肯把牛借出去?”朱慈烺问道。 沈加显微微一怔。道:“既然是于己无损,又皆大欢喜,乡绅们还是乐于为之的。” 朱慈烺也笑了,暗道自己将那些乡绅想得也太坏了点。 实际上明朝的土豪劣绅并不算多,最多只是有些自私自利罢了。在官府不作为的情况下。地方上的沟渠开通、赈灾施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