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 (第5/7页)
。 湘北会战,华中日军11军,为了挽回战局不利的影响,投入2个师团,进攻湘北、赣南。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日军陆续投入了2个师团的增援部队,总参战兵力。 面对薛岳指挥的第9战区,日军攻入长沙城后,顽强防御,外围不断袭扰,最后保住了长沙城。 薛岳也凭借此战,这一战成名,跻身抗日名将行列。 而南线广西战役自从10月爆发后,战役的额主动权一直掌握在日军的手中,日军三万人,在几天时间内,很快占领了由民团提编上来的新编19师布防的钦州,日军占领港口后,步兵立刻登岸,开始威胁广西腹地。 16集团军两个军仓促应战,不敌,败退。 其实也不是不敌,而是部队没人指挥,集团军司令蔡廷锴,是19路军,福建事件的发起人之一。在海外躲了好几年,眼看抗战爆发,才回国想要出分力。但一个只有一个上将军衔的光杆将军,如何能够指挥得动铁板一块的桂系部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名义上市16集团军的31军,去广东占地盘,46军天天围在海边走私军用物资。 一共才两个军的16集团军都放羊了。 鬼子来了,从军长到士兵,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等到日军前锋进逼南宁,这才让重庆开始急了。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增援,依托昆仑关防御作战,但战况并不理想。参战双方都不满意,国军觉得,桂系都是一群饭桶,桂系一个集团军连后门都守不住,留下一片烂摊子。日军也不爽,因为他们发现,越往南宁进发,他们受到的抵抗越激烈。 反正大家都在忙,都很忙。 在山西的阎锡山,山里闷的太久,两耳不闻窗外事,等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