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南政 (第2/4页)
急,言细即可。朕在外多矣,南中之事少知,今欲详知南中事务,以为咨政之要。” “诺!” 马忠捋着胡须,说道:“臣治南事以来,奉上丞相治南之要。汉、蛮一视同仁,教化蛮夷,威之以法。兼用蛮兵,屯田以威蛮。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故可以蛮治蛮,南中上下有节,为治之要。” 顿了顿,马忠详细解释说道:“如南中之法,汉蛮无差,违者处。教化蛮夷而言,教授蛮夷农耕、修屋、织锦。并画图谱,以告知蛮夷,汉与日月、天地相同,不可轻改。授予瑞锦铁券于诸夷,逢郡守、校尉巡至,必以献出,以示己为大汉顺民。……又以钱财收买恶夷聘为大姓部曲。” “至于兵事,臣奉陛下之命,募蛮夷入军,充实兵力,于地方分田军屯。……并迁南中叛蛮,或生活疾苦之人,入南中河谷充沛之所,授以汉人耕法,以为屯户,教化百姓。” 马忠所言颇是细节,有些事刘禅知晓,有些亦未有所闻。 总体而言,大汉治理南中基本上是奉行了诸葛亮遗留下来的简要政策,还加入了刘禅不时颁布的政策。在大汉积极的经营下,南中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而且大汉也不断介入到南中的蛮夷社会,通过授封王、侯、邑侯和邑长,赐予一定的信物,教授蛮夷先进的工具及文化。 在此之下,大汉收取赋税的对象从汉人、大姓,延伸至濮、叟等少数民族。而且少数民族纳赋的性质,已不是封建王朝向边疆民族收取少量的象征性贡品,而是实打实能为大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