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甘上流 第44节 (第4/10页)
的残疾。 他们婚后的头几个月完全是蜜月的延续。有太多的事值得忙碌,有太多的喜悦亟待探索。布置新房,挑家具,选保姆,回贺礼,给汤君换学校,准备面试,打点关系。一切有惊无险过去了,原本杜秋还计划给学校慈善会上捐六十万换入学资格,没想到汤君在面试时表现的很好,拉了琴,又背了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这首诗杜秋也会背。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你比夏天更可爱温婉。一切都是恰合时宜,八月的酷暑来得凶猛,又恰如人的无端狂喜。 叶春彦的咖啡馆正式转手卖掉了,他并不在意钱,杜秋却分毫不让,找了律师多谈出了八万。锱铢必较,习惯使然。钱全给了他,额外还有每月十二万的家用,前两个月她让他拿账单报账,之后就连别墅的家事一并甩给了他。 叶春彦起先有些乱,可上手不到半个月,就熟练起来。他本就是开店的,在记账和节省开支上自有许多经验。第一个月在伙食上还省了一万五千块,虽然是小钱,但杜秋还是向父亲邀了功。杜守拙没表态,她则以借这为由头送了叶春彦一把郑荃制的小提琴。 虽然他多了每天练琴的时间,还是太空闲,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也有些可怜相。他又不是女人,不能放出和富家太太们交际,逛街吃饭买东西也不是他的性格。终究还是要给他找些事做。 杜秋问王秘书道:“有没有什么职业,不用太忙,不用太专业,也不用太赚钱,甚至倒贴钱也行。但是说出去比较好听,比较体面。” “作家吧,写写小说的那种。” “不行,二三十岁的不得志青年,都喜欢自称作家。太大众化了。” 这随意的一句话倒给了她额外的灵感,找人去出版社托关系,问有没有门槛低一些的稿件要翻译。是日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