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远洋护卫 (第5/5页)
堆芯,设计出多种输出功率不同的动力系统,最大程度的减轻后勤保障负担。 说得直接一点,海军不用再为各种级别的战舰研制不同的反应堆。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中国海军总共有三大系列的十二种裂变反应堆,仅仅是维护这些反应堆就要采购上万种零部件。和平时期还没有多大问题,到了战争时期,必然会对后勤保障造成严重负担。 如果能够用一种动力系统取代所有动力设备,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在战舰的建造安排上,远洋护卫舰排在多用途驱逐舰前面,而下一代巡洋舰与航母的建造工作还没有安排下来,所以海军决定先在造价较为低廉的远洋护卫舰上“试点”,在取得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再推广应用。 更重要的是,如果“试点”成功,护卫舰与驱逐舰就能统一成一种战舰。 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绝对有巨大的好处。要知道,在海军中,护卫舰与驱逐舰是数量最多的两种战舰,如果能够统一到一个框架体系之内,除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后勤保障负担之外,还能通过大批量建造降低采购成本。按照海军的规划,最终肯定会用“驱逐舰”取代所有“护卫舰”。 当然,这只是命名上的问题。 也就是说,“威海”级后继护卫舰,承担了替代“威海”级与“昆明”级的双重任务。 只是,如此重要的战舰,到二零三二年的时候,仍然停留在纸面上,离正式动工建造还有好几年。 在此之前,中国海军的主力反潜战舰就是“威海”级。 当然,谁也不能忽视永远潜藏在海面下的攻击核潜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