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奋起直追 (第3/6页)
果因为美国设置了过高的技术门槛,而没能如愿以偿。 随后,日本转向英国,设法从英国获得了建造大型航母所必须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日本在舰用核反应堆项目上投入了近四百亿美元,开发出了功率为一百兆瓦的自然循环反应堆,达到了装备十万吨级航母的基本要求,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始设计“飞龙”级航母。 到了这一步,美国回心转意,表示愿意向日本提供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必要技术。 只是,美国只答应提供“尼米兹”级的基本技术。原因很简单,“福特”级是美国海军的主力航母,而“尼米兹”级属于淘汰产品,最后一艘“尼米兹”级、即“布什”号预计在二零四五年推移,比设计使用寿命提前了十年。在日本开始设计“飞龙”级的时候,美国海军只有六艘“尼米兹”级在役,而且“罗斯福”号还是训练航母,拆除了所有用于作战的电子设备。 问题是,日本拿不出比“尼米兹”级更好的设计方案。 要知道,在此之前,“赤城”号采用的是“小鹰”级的技术水准,只是在部分系统上采用了新式设备。 即便日本能够单独设计出大型航母,也不会比“尼米兹”级更加先进。 关键是,在英国提供的技术支持中,没有包括核动力部分。也就是说,日本海军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核动力战舰。 经过讨价还价,在二零二七年初,日本拿到了“尼米兹”级的设计蓝图。 随后,在美国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