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 (第5/6页)
就要通通还俗,要被官府强制的婚配,然后给他们分授田地,中原若无地,就迁至边疆屯田垦荒,成为课丁纳税。 考试合格的,还必须经过朝廷颁发度碟,拥有出家当和尚的许可和持证。这个证得收钱,度碟一份至少卖十贯钱,这样全国保留一千三百余所寺、庵,全国保留的约三万个和尚、尼姑,他们就得向朝廷交纳三十万贯的度碟钱。 而且这个度碟还得年审,每年得交至少一贯钱。 不交钱,过不了年审,那度碟就失效了,重办,那还得先通过考试,还得交十贯钱,还得有名额。 名额是严格限制的,只能少不能超。 空出一个位置才能增加一个。 “十贯一张度碟,一年审一次,一次一贯钱?” 萧瑀都为李超这个缺德的主意给惊到了。 “还严格限定数量,只许少不准超?空一个才能补一个?” 陈叔达也捋着胡须在惊叹。 “光是卖度碟一次就能收三十余万贯,一年的年审也得收三万多贯啊。”房玄龄都在惊叹了。 以往度碟其实也早有收费的,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税收了,但绝没有李超弄的这么光明正大,明码标价的。 “还有,每所保留的寺观,其产业也要严格限制,按寺中和尚尼姑人数,朝廷给他们授田。每人授田五十亩,当然,如果已有田地达到授田额就不再授了。” “而如果超出授田限额,那多余田地得由朝廷收回。所授的田地,可以自耕也可以出租,但必须按租庸制纳租庸,可允许僧人免劳役、兵役,但必须交纳免役钱。” 一人限田五十亩,全国保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