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三十章 最后通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最后通牒 (第8/17页)

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蒙汉两族人民交通和贸易边口,为发展蒙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沟通内地与边塞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张家口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京张铁路开通后,张家口成为中原腹地通往西北的货流枢纽。

    沙俄看到了张家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重要贸易地位,一直想要在张家口开辟商埠,库张铁路的修建是最理想的办法。

    这条铁路一旦修成,将使得沙俄对于中国的影响力排名第一,无它,俄军直接能够通过这条铁路以及京张铁路涌入京城,随时能够威胁中国的根本。

    当初都认为中国政府是一大败笔,为了锦齐铁路而将库张铁路拱手让给俄国,实际上,到今日才能看的出来,李安生的设计。

    当初促成这条铁路的,正是锡良与李安生,而如今,他们俩是来收获果实来了。

    锡良也觉得李安生太过冒险了一点,俄国要发动全面战争的话,东北胜负难料,毕竟底子薄,稍微一打大好前景就要泡汤。

    而且,日本也在后面蠢蠢欲动,巴不得东北跟沙俄大打出手,要是东北战败,沙俄只会在蒙古得利,说不定日俄瓜分东北的夙愿就能达成,而俄国在战争中元气大伤,正好要借重日本,无力阻止日本对整个东北的渗透。

    俄国是一头贪得无厌的北极熊,日本就是一头饿狼,都不是什么好货色。

    李安生很喜欢这种感觉,集思广益,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舞。

    大权在他的手上,东北的整体运转已经以他为核心,而东北的军事力量也以他为主导,在整体大略上,锡良与吴禄贞等人都能够为他提供帮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