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五章 改进 (第3/6页)
而在研究过程中,连续添加三十次的聚合酶,同样不是容易的事。 当然,开发耐热聚合酶同样不容易。 所以,历史上的穆里斯等人,首先致力于解决翻倍问题,并没有优先考虑耐热聚合酶的问题。 毕竟,只有翻倍问题解决了,证明这种方法可行,才有简化方法的必要。 否则,光是有耐热聚合酶,没有使用它的技术,一样没什么卵用。 然而,杨?与穆里斯等人不同。 他是已经确定无疑的知道,PCR是一项好技术。 所以,他是首先将能够提升效率的研究做出来,等到要阶段性释放论文的时候,别人就算是受到了启发,也一样赶不上他的速度。 事实上,杨锐还有点希望有人能追在自己的屁股后面。 如果是一名中国人,单纯的做出了一项聪明、简单、影响世界的成果,他得到的评价,估计有一半是“****运”。 但如果一名中国人,在你追我赶的科研竞争中,以聪明、简单的方式,做出了影响世界的成果,他得到的评价就一定大不一样了。 当然,这样做,是一定有风险的。但杨锐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阶段性的发表论文。 理由很简单,单纯的PCR论文,并不一定会将杨锐送上诺贝尔奖的神坛。 而若是没有诺贝尔奖,PCR项目的价值就大大缩减了,它虽然仍可能价值30亿美元,可对杨锐来说,诺贝尔奖的价值又何止30亿美元。 本着这种思路,DNA合成仪送到的第四天,杨锐就开始草拟第一篇论文——《DNA合成仪的改进思路》。 仍然属于前序性论文,甚至只能说是前序的前序,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