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四章 渠道 (第4/6页)
掉了,前期的投入也都要打水漂了。 但是,杨锐也不能无视庞校长的警告质疑继续这项实验,即使他明知道这是来自利益方的乱命,庞校长却有程序正义的保护。 而再换一个角度看,即使杨锐继续参与实验,他也不能保证就能胜过理查德。 加州大学的名牌教授,想来是有些水平的。 小陈的建议,给杨锐展示了另一条路。他也不管小陈是不是真的能帮上忙,还是大略的说出了情况,并且许诺,问题解决以后,愿意购买10万元的国债。 再过几个月,国债二级市场将开放,被允许个人交易的国债不再是一潭死水,反而会有不小的涨幅,尽管不会像邮票的涨势那样夸张,但也不算是损失。 杨锐拿到手又没有花出去的分红不少,另一方面,为了筹建实验室,他不能用于长期投资的现金也不在少数,因此不再吝啬于购买国债。 对小陈来说,十万元国债的刺激性不亚于连发三个月的奖金,过滤掉乱糟糟的科研名词,他立刻兴奋的返回与主任商量。 分理处的主任亦是毫不犹豫的召开全处的会议,商讨取悦于杨锐的方式,并直言道:“咱们分理处建立多年,有着良好的社会关系,大家也都建立了许多健康的个人关系和个人渠道,现在,就是利用这些渠道的时间了,想个办法,给杨锐同学,引荐一位生物学界的名人。” 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大客户服务与会议。由政府雇员组成的会议,商讨如何利用政府政策的漏洞,是此类会议的主旋律。 分理处的大姐大首先举手:“生物学界的名人,是什么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