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十一章 血战武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血战武昌 (第5/6页)

口述电报,“武昌变故,乱战蜂起,叛党四路进攻,禁卫军誓死守卫钦差驻地,望早添兵来护……”

    此次禁卫军赴鄂特意携带了体型庞大地无线电收发设备,用以保持联络,一来方便,二来易于保密,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正好派上用场。

    面对革命党凶猛的冲击和两翼步步后退的现实,黎元洪当即立断,一方面从中路陆续抽调人马前往两翼进行护卫,以压住摇摇欲坠的防线,另一方面他命令手下迅即找来一块大白布,大书招降告示,“若能幡然醒悟,既往不咎,立功者赏”,对当面压力较轻之敌,他亲率卫队迎面扑上去逆袭,不但击退了革命党的攻势,而且还抓住了几十个俘虏。

    但随着革命党两翼力量的不断加强,由警察、巡防营、消防队等乌合之众构建起来的防御部队节节败退,防线亦渐渐退后,虽然相应缩小了防区面积,但同时也让革命党距离目标地更近。呆在大堂里地陈夔龙不时听到流弹击中房屋梁柱的声音,唬得他连门都不敢迈出去,只能在那瑟瑟发抖。

    黎元洪不是不想向禁卫军防区靠拢,但他既然有名将之风,自然明白这不太可能:第一,禁卫军和新军方面并不熟悉,现在混战一片,谁分得清谁是谁?换了他是禁卫军统领,为守住自己的阵地,同样也要开枪弹压;第二,革命党现在的矛头直接对准第八镇司令部和督署衙门而来,敌人是环形攻势,本方是环形防御体系,禁卫军防区在环形地最后处,只要前面这一环不崩溃,钦差驻地就不会受到直接冲击,也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防御准备和工事构建,从这个层面上说,靠拢也无必要

    就在督署衙门附近战斗呈胶着地态势之时,楚望台的战斗却趋于白热化。熊秉坤和吴兆麟指挥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