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错综复杂 (第2/6页)
汉冶萍公司合并时。正好是盛宣怀权势最盛之时,他曾搞过一次轰轰烈烈地招募商股之举,但折腾了大半年,直到盛宣怀倒台,所募集地资金不过250余元,还不到铁厂所用资金的两成,且多数都是冲着萍乡煤矿而去——萍乡煤矿近年来生意愈发红火,除独家供应汉阳铁厂焦炭外。还占据了两湖流域好大一片市场,把日本煤、开平、开煤都逐步排挤出去,哪怕今年上半年两开价格战如此炽热,萍乡煤的销量也没受到多少影响。无非利润下降较多而已,亏损倒还不至于。 除这一小部分商股外。整个汉冶萍公司其余1800万两投资要么是款,要么是以官款作为担保的借款,前者数额大约在800两左右,后者接近1000万。800两官款之中,除户部原先拨给100余量开办费外,其余陆续都是张南皮在两湖财政名项下挪借而来,再加上为借款担保和支出的利息,这一大笔窟窿几乎压得湖北喘不过气来。 借款总计700万两,每年光利息和汇兑费用支出就要约60万两之巨。由于铁厂盈利能力非常惨淡,款项商借时拟定的利息非常高,通常还要附带极其苛刻地担保、抵押条件——即便这样还常常借不到。 当然,列强也有以附加政治条件为诱饵提供低息贷款的,但无不要求铁厂的经营权、管理权乃至控制权,尤以日本最为积极,等于是中国方面拱手将铁厂产权出让给洋人。盛宣怀对此无毫无顾虑,什么款都敢用,什么债都敢借,但张南皮终究还有些要脸,铁厂即便再困难,也不敢将其控制权让渡给列强,于是就不死不活地拖了下来,直到继续需要借款为止。 这么一勘察,众人便对湖北的情况已大体心中有数——这笔巨款,不晓得张南皮用得什么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