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十三章 转危为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转危为安 (第6/8页)

是感到沮丧和悲观,他们心目中,隐隐约约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进攻很不顺手,还没等革命军排成进攻队形散开,驻地上的机枪就开始了全面扫射,交叉设置的火力点覆盖了阵地前沿几乎每一处可隐蔽的藏身之处,数道火镰交替收割着革命军的性命。

    “火炮,火炮!”革命军被压得抬不起头,拼命想招呼后面的炮队予以增援。可远在保安门的炮队还未测出新的坐标时,禁卫军的炮弹已开始接二连三地落了下来。

    革命军当中有些人还不知晓,以为是自己的炮队找错了目标——不是说禁卫军只有轻武器,最多只有机枪,哪里来的火炮?

    听着不绝于耳的轰鸣声,革命党渐渐感到了绝望——哪里是哪里出了错?带兵的几个革命党代表却没有如此简单的认为。他们通过分辨,认为这分明就是对面禁卫军从驻地发射出来的炮弹,而且和他们一般见识过的火炮声音也有很大不同,这究竟是什么秘密武器?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武器,禁卫军用于火力支援的便是前次在张勋案中崭露头角的迫击炮。良弼等人试验后,认为该炮携带灵活,使用方便,堪称步兵火力支援的利器,钦差使团进驻武昌时,部队特意携带了门迫击炮而来。由于体积很小,目标亦不显著,外界误以为禁卫军并无重火力。

    对新技术毫无认知让革命党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

    “报……急电。”外面枪炮声极隆之时,一个译电员飞也似地跑进了禁卫军指挥中枢中。

    “联系上了?”一直密切关注战局进展的陈宦跳起身子,大喊道,“他们怎么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