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折戟炮战 (第3/8页)
长,彼此间距又较短,德军在上面修筑了5对海炮台并进而封锁了整个入港通道和附近海域,这对于扫雷艇的扫雷工作是一个极大地威胁,扫雷艇一般都是小型船体,一发150mm地榴弹炮炮弹都能将其送入海底,在没有摧毁炮台火力前根本谈不上开展扫雷; 第三,根据英军提供地情报和日军的仔细勘察,加藤确信在青岛郊外地浮山上驻有德军的炮兵观察所,在战时为德军炮击指示方位和修正弹道,要想端掉德军的炮台,最好首先拔掉浮山上的钉子,但这个钉子既不在日军的舰炮火力之内又无法在拔除炮台火力前动用步兵将其攻克,称得上是难上加难; 第四,从理论上说,日军可以绕开防守严密的胶州湾正面而从崂山湾等侧翼向德军进攻,但是根据大致侦察的结果,无论在哪一个方向都有中国军队在“演习”,但在中日外交“交涉”没有取得进展前,根本不可能毫无阻拦地通过国防军防区而开展侧翼进攻。 第四点是英国人相当忌惮的,作为国际法的约定,交战双方无权通过和利用中立国领土,否则就视为对中立国的侵犯。在列强眼中或许侵犯一个小国、弱国的中立地位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在中国日渐强硬的时候,显然不适合去招惹是非的。不然,英国在威海卫直接就有基地,何必要费老大的力气在别处琢磨登陆呢? 日本一贯骄横,在日俄战争时期根本就不把中国的中立地位放在眼中,这次也不例外。但是考虑到现实影响和对华关系,加藤并不能够马上做出决断向中国军队进攻,至少在军部没有明确指示前他不能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