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军工事业 (第3/4页)
购,也只能是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无限地黑洞,自个和自个过不去罢了。纵然有个别天才灵光一现,他地才能与灵感通常也会隐没在无能的运行体制中。 历数了军工制造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后,王士珍接着阐述了对军工生产加以调整地原则性思路。 “国防部通过前期的调查,特别是在德国籍军事顾问的参议之下,对各厂弊病逐渐清晰,为扭转此不利局面,特制定本纲要。”王士珍掏出《帝国兵工企业三年调整方案》宣读起来:“第一条,汰劣留优,集中力量。洋务以来,各地纷纷兴建兵工厂,前后累计不下十余家,大小不一,能力强弱 差地别。国防部认为,以目前形势为基础开展整顿,一律收归国防部兴办并严禁地方再办。今后陆军军工将着重办好三厂一局,三厂者,谓汉阳兵工厂、德州兵工厂、归绥兵工厂,一局者,即江南制造局。” 归绥兵工厂?众人满脸狐疑 汉阳兵工厂:年经400两,专职制造、维修步枪,轻重机枪;将火炮制造能力转移至江南制造局,包括五生七山炮、七生五野炮、 江南制造局,吸收合并金陵机器局 德州兵工厂吸收合并原北洋机器局,专职制造弹药,包括88委员会式,毛瑟98枪弹,和各类炮弹, 年经费200两,要求生产枪弹1亿 说完了新军各部的编整计划,与会众人初觉有些愕然,随即又领悟过来,赞不绝口道:“果然需如此。” 众人正等着王士珍将经费一节随后托出,谁料王总长话锋一转,话题转到了军工生产之上。 “诸位,军无械不利,兵无枪不行,方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