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七十四章 创新思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创新思路 (第3/5页)

。按照兵工生产的经验,仿制产品没有5以上地过渡时期,其合格率不会高于8,汉阳造步枪仿制已超过10,先现在仍有不少质次产品。骤然要求,只恐汉厂疲于奔命。”

    荫昌觉得奇怪:“不是请了德国技师、工程师么?怎么恁地不经事?”

    参谋总长王士珍苦笑:“德人好利,虽然因为合同缘故不得不同意帮助我生产枪支,但我汉厂每多生产一支,则无形中等于减少向德方购买一支,彼亦少赚一份利润。汉厂现在仿制遇到地困难最大就是图纸和加工机械,汉厂工匠只能根据进口毛瑟实地测量后再行仿制,生产出来大小不一,只能一一对应,无法实现通用,更迥论随意更替。经常因为一个零件出现毛病而导致整枪不能运作。”

    “不能向德方索要图纸和技术资料?”铁良因为和

    从德国考察回来,对于技术情况掌握得多一些,“德看中发明,发明家每有成果都申请专利,恳请政府保护,他人若想仿制必须付钱。实在不行,就是付钱购买也是可以。”

    “铁公有所不知。”哈汉章诉苦道,“毛瑟公司要价不菲,而且转让不是一次性收费,是要分批收费。”

    “那岂不是更好?”伟不明就里,认为分期付款可以降低压力。

    “不是。洋人与专利费计算方式与机器费计算方式大不一样。”王士珍解释道,“毛瑟公司索价每杆步枪150克,亦即每仿造一杆,汉厂需向毛瑟厂支付150克,期限20。”

    众人目瞪口呆:“那岂不是说20年之内如果我们造了支付1万万500万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