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国内建设 (第3/6页)
间去,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地发展,而且还促进了税收的繁荣。通过以赤字但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先导,帝国财政窘境得到了极大缓解,终于在维新五年的预算中实现了平衡。 按照编制,帝国政府维新五年预算案中财政总岁入为5.79亿元,总岁出为5.75元,而且预算正式成为帝国体制运行的硬约束而不是参照执行的手段了。根据维新六年的决算,维新五年实际岁入为5.97亿原,实际岁出为5.99亿元,不仅在预算,而且在决算阶段实现了大体均衡。以此为基础,维新六年帝国政府推行中央税和地方税的正式划分,同时编制中央和地方两份预算,并且将地方预算的执行程度作为考核地方行政长官的主要依据。根据维新七年的决算显示,维新六年帝国政府总岁入6.84元,总岁出6.81亿 ..当然,倘若计算双皇债券的还本付息,这个数字还是亏损的,朝野一片振奋。 国家实力的显著增强为国防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经历了裁汰绿营、八旗,压缩军队编制、减少军费开支,降低国防费占财政开支的阶段后,按照维新六年的决算。军费开支一共为2.02,比重从原先的55%以上下降到不到30%,七,数目在2.19亿,占帝国财政开支仅为四分之一强,实现了财政收支的大体合理安排。 在国防开支所占比例逐步下调的过程中,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且快速的发展。 按照维新四年通过的《帝国教育法》规定,帝国学制变更为初等小学三年、高等小学三年、初等中学三年、高等中学三年、预科一年、中等专业学校三年或者大学四年的学制,史称维新学制,一直贯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