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三章 铁厂之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铁厂之辩 (第6/6页)

兴六策。”

    “请讲。”

    “其一,改官办和商办,官办人浮于事、积弊丛生,下官只知奉承上官,何曾有一丝一毫个人建树,若改商办,即为商人身家性命,如何不重视;其二,委以人事全权,目前铁厂有洋匠三十余人,内中有不少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可也有好几个混饭吃地,他们拿着上千两银子一个月的俸禄却不干正经事,其他洋匠不服,中国技师也不服;其三,加大投入,购置设备,铁厂目前设备从技术层面来说,虽然不是世界领先,但也不能算是落后,只是规模偏小,还要加以适当采购才能完全发挥效应;其四,迁移厂址,目前厂址在省城,虽然标志醒目,但铁矿要从大冶运来,焦炭要从萍乡运来,运输成本不知凡几,加剧了铁厂的经营困局;其五,国家保护,全国推行,铁厂产品再精良,无人采用总是白搭,目前朝廷有意兴建铁路,那汉厂当时不二选择,只要保证本厂的销路,利润蔚为可观,欧美列强每思其钢铁产品倾销,朝廷对国造产业应该有所扶持;其六,洋债万不可借,洋股万不可集,洋债也好,洋股也好,都不是洋人发慈悲来救咱们汉厂,而是存了吞并、控制、侵蚀之心,一旦上了贼船,下贼船就难了,洋人之中,东洋人尤其要注意提防……”

    李维格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周学熙一边微笑一边倾听,这哪里是“对目前窘境改良并无良策”之人,分明就是胸有韬略、表面上不动声色地韬晦之人罢了。

    周学熙略一沉吟:“你这六条,甚好!朝廷必然是存了将汉厂搞活、搞好的心思,否则也不用派我们前来勘察。你回去后,将这六条方针详细书写一份条陈,秘密呈递与我,我来想办法……”第三次机遇 第三卷 第三章 铁厂之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