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七章十万贯买下河北贵吗? (第4/5页)
国联军送锦旗褒奖联军在北京的所作所为,旗上写着“祝效华封”(祝其寿,祝其福,祝其多男子)。当然,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的时候,一路上承担运输辎重、武器弹药和修桥铺路的,都是中国百姓。(这个可不是老程杜撰,有史料可查。) 事实上,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当时中国百姓对朝廷极度失望,产生了颠覆大清的心理。第二个原因,说出来让人啼笑皆非,因为八国联军在雇佣中国百姓的时候,给出了报酬,而且是超出市价的报酬。 中国普通百姓是伟大的,当然也是可爱的。除了我大清这样痛失人心的时候,其他朝代像这样被自己国民抛弃的朝廷还是非常罕见的。 陈应其实就是要利用十万贯买河北人心。 想了一圈,李神通突然明白了陈应的用意:“大将军这是要以工代赈?” 陈应没有回答李神通的话,而是笑着问道:“淮安王,十万贯买下河北,你感觉贵吗?” 众将领在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 “十万贯买下河北,当然不贵!”李神通笑道:“别说十万贯,就算是一百万贯,就便宜到家了!” 李神通临时从陈应军中抽调了数十名书办和小吏,快速拟写了一百多份告书,分发各地。当然,沙河湾附近的百姓,率先得到了这个消息。乱世人力贱、人命也贱,在洺州务工,每月才两百钱,折合一天两升米钱,掺些稻糠跟野菜,勉强能维持一家人不饿死。 可是陈应给出的工钱却是洺州城内用工价格的十五倍之多,干满一天,那就可以得到三斗粮,约合三十斤。这个工价比长安来说,只是略贵一些,可是这已经可以比得上洺州斗食小吏了。 甚至差不多从九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