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大师手笔(6K二合一) (第6/10页)
“好自由的节奏,看似漫不经心,却暗含着某种情绪的规律,他应该是参照了托卡塔风格,当然,他的语汇是浪漫主义的。”范宁开始揣摩尼曼大师的创作思路。 在前世“托卡塔”来自意大利文,而这里的词根不巧也是“触碰”的霍夫曼语,它是一种自由即兴性质的键盘乐器,通常以一连串的分解和弦及快速音阶琶音的交替作为开场。 “是G大调不错,可这序奏与八个音符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似乎没发现变形的痕迹。” “是变奏曲吗?旋律变奏肯定不是,可和声变奏也不像啊?“ “尼曼大师这用意到底在哪?”虽然听感美妙动人,初见就是大师手笔,但有些观众也对尼曼大师的开场布局有些不解。 就连参礼席前排四位邃晓者也有些疑惑,只有斯韦林克和席林斯两位大师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不对,不对…这听起来不像独奏。”范宁逐渐发现了一些端倪,“不是独奏,后面马上肯定还有什么。” 果然,在音乐进行到第八小节时,华丽繁复的音型逐渐消散,只剩下节奏型的背景似暗流涌动。 一段优雅清澈之极,有如玉石般明洁绚丽的男中音旋律,从尼曼大师口中缓缓唱了出来: “假如我有辉光的锦绣绸缎, 那用金色银色的光线织就; 黑夜、白天、黎明和傍晚, 湛蓝、灰暗和漆黑的锦绣; 我就把它们铺展在你脚下, 可我一贫如洗,唯有入梦。 我已将它们铺展在你脚下, 轻点,因为你踏着我的梦。” 尼曼大师唱出的是纯正古霍夫曼语,而让众人惊讶的,不仅在于他将巴萨尼的神秘主义诗歌改编成了艺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