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_第二三九节 大通河军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三九节 大通河军校 (第4/4页)

   冯小宝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让人无话可说。

    “等你们上到高原,你们就会知道我们现在的测试不过是小儿科!”他对落选诸人如是说。

    ……

    考试分两场,一场是推荐来的人员;二场是冯小宝请兵部找来的大非川兵败后失陷、阵亡官兵的子弟。

    招募他们入读军校,声明给他们一个机会,将来为父辈、兄弟报仇雪恨!

    古人以孝治国,有仇不报非君子,是以人人踊跃报名,积极参加三大项测试。

    当然,对于他们标准尺度相对放松,毕竟他们不象推荐人员身体素质好和有较强的武力值。

    ……

    除开前两部分的人员,再有第三部分,那就是通湟县地区、鄯州民众、凉州唐家和高原原住民,他们比起中原地区的百姓更加适应高原气候,是山地师当仁不让的主力!

    因此冯小宝大通河军校第一期正选人员为三百七十五人,其中第三部分民众占了五分之三强,其余五分之一是各处推荐人选,五分之一是大非川阵亡官兵子弟。

    再有预科(少年军校)一百二十三人,大部分是大非川阵亡官兵子弟!

    至于教官,冯小宝自任校长(山长)、杨成献、程伯喜分为骑兵学堂先生、步兵学堂先生,郭省三担任工程兵学堂山长,政治学堂则是陈恩佐为先生,另选聘各处教官。

    如此人员配备充足,大队开到了大通河边地区,配合工程兵,平整土地,搭建营房,准备开学。(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