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135章 李世民的烦恼(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李世民的烦恼(求月票) (第4/6页)

孙无忌看过了属下汇总过来的税收报告,一脸忧愁向李世民道。他是户部尚书,户部掌全国财税,农税和商税他都管,每年夏天,除了南方地区的夏粮之外,长安两市的交易税是户部的税收大头,因为开春才从西域诸国出发的胡商,要经过三四个月的路程才能赶到长安,一个多月的交易期之后,他们还要趁大雪没有封路之前,赶回西域去。

    “看来,不能任由颉利和突利在西域闹了。”

    商路不通,是胡商不能来长安的主要原因,李世民看到了这一点,也知道,商路不通的危害。

    大唐自产的货物卖不出去,会导致积压,积压则低价,低价则伤农,因为地主权贵阶级会把损失转移到最底层的农民身上,而农民这个阶级,听着只是排在士人后面的第二阶级,其实却是一个最没有话语权的阶级。

    “可此时国库尚未储备出足够一次远征的钱粮,不宜仓促出战啊!”兵部尚书杜如晦接话道。

    打仗,尤其是远征,是这个时期最烧钱的活动,一支两万人的远征军,马匹和装备上的消耗就得数十万贯,还要准备至少半年以上的粮草,光运输这批粮草的代价都大到吓人,至于抽调壮丁,影响生产,以及战后抚恤这一类的,还另算。

    所以,没有多年的积攒,这个时代的统治者是不敢发动一场远征的,李世民在贞观初期就是因为家底子薄,有精兵猛将也不敢派出去打,这还是去年对颉利的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得利不少的情况下,不然,至少得给他两三年的时间来备储备,才能发动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