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4/6页)
个懒腰伸一半,肚子里就蛋破黄流。” 顾悄白了他一眼。 身为学霸,孵小鸡的技术理论,顾悄确实如数家珍。 毕竟《十万个为什么》永远是学霸必选书单。 最简单的,肯定首选母鸡代孵。 早在夏商时期,古人自然孵化的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原本顾家各房都有田产庄子,佃农们几乎家家养鸡,找个代孵鸡mama照理说不难。可二月初时候稍早了些,今年又是倒春寒,白日里小厮知更跑了数家,都说要等回暖了才肯帮忙。 毕竟是主家小公子的蛋,哪个敢接回去开玩笑? 退一步,人工孵化顾悄也略懂一二。 宋朝开始,陆续出现多种人工孵化方法,比较简单的,是用牛、马或者鸭粪沤蛋,借便便发酵的热量孵化幼崽,顾悄吸了吸冻得通红的鼻子,分分钟否掉。 如果顾情知道,她心爱的小鸡仔是从便便堆里钻出来的,估计得把顾悄塞回牛马肚子。 剩下的,倒是还有栗火孵、稻糠孵、炒麦孵、炕孵,可这些无不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古代没有温度计,孵化期二十来天微妙的温差掌控,全靠农人经验。 不巧了,顾悄最缺的就是经验。 不过,他本意是指望原疏打听下县里的农人高手,没想到这家伙每每都能独辟蹊径,给他搞点意料之外的。 斗鸡达人,养鸡高手?就……也行吧。 反倒原疏,见不得小公子求人,耿耿于怀、贼心不死地怂恿着,“你就不能跟蛐蛐一样,搞点简单的,弄个木盆,装些沙子?” 先前顾悄倒是有这个本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