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2/5页)
一时间,兄弟俩静默无言。 顾劳斯不好与他解释同谢昭的事,只得紧了紧大氅,打量起周边景色。 说起来,这还是他穿越以来赶的头一次夜场。 大历宵禁甚严,晚八后城内再无夜生活,坊市也只限初一十五开放,夜场自然没甚玩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城里不行,咱可以去城外玩儿。 而城外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府东南这座千年古渡——渔梁渡。 徽州府临水而建,也靠水路发迹。 脚下练水连通一府六县,行商们沿途将物产载上船只,沿着这条支江入了新安江主航道,顺流东南而下就可直达苏杭繁华腹地,再经京杭大运河中转,最终足迹遍及南北东西。 最繁盛时,千里江面,万棹齐发,八方商旅,往来不绝。 有船就有渡。 渔梁古渡,始建于唐,最初筑堰是为拦水捕鱼。 后来朝廷兴修水利,才建成素有“江南都江堰”之称的渔梁坝。 高阔的坝体横截江水,水势至此渐缓,形成天然港,往来船舶在此停泊过夜。 下可通新安、登岸是府城的地理优势,又令无数徽商在此中转、卸货上岸。 渡兴则镇起。 伴随富商行迹,客栈、酒楼、商铺、驿站落地而起,行商、脚夫、苦力、船家逐利落户,兼之游子、sao人停船吟咏,终于成就了今时今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临江烟火。 可惜万年不变定律,有钱的地方,就有红灯区。 这烟火里,蜿蜒数百米的花街竟成了闻名南直隶的网红打卡地,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红招飘举,江火不眠,笙歌飘摇里,依偎了多少露水鸳鸯? 纸醉金迷、繁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