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1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节 (第6/6页)

就撒泼,“感情我们不是人,是牲口?”

    老汉也不满,“自古官商是一家,要不是这些官老爷们放出风去,商人怎么知道咱们没粮?抬价就算了,还敢拿这陈粮糊弄我们!”

    儒生“嘘——”了一声,“莫要妄议。”

    他压低声音,“我听城南冯廪生说,府学都发不出俸了,这消息恐怕捂也捂不住。”

    顾劳斯同小伙伴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想到那三袋民脂民膏。

    原来汪铭汪大人诚不欺我???

    “甭管什么价,趁着还有米买,能买就多买些吧。”

    也不知是谁,叹息一声,“谁知道再过几个月,又是怎么个行情?”

    马车缓缓穿过集市,顾劳斯听得十分困惑。

    他向黄五求证,“我记得谢昭走前,曾与吴知府嘱咐,加征课税之事能拖就拖,好逼泰王吐粮,怎么最后还是殃及到各地?”

    自太.祖起,大宁就实行官民两套完备的民粮储备制度。

    官仓由朝廷出资,诏令各县设预备粮仓,收贮谷米以备荒年赈济。

    每年朝廷拨课税定额充实仓储,各地选富民任粮长管理粮食。

    最为通行的管理法子,便是每年春末将陈粮贷给农户,秋天回收等额新粮,余下的农户自留。

    而民仓,则是市场行为,由大商人或家族自行建仓,管平日里老百姓口粮供给。

    咳,说起来也算是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并行的初期模型。

    只是这种粮食储备机制,抗灾能力却并不理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