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7章,东天竺殖民地 (第4/6页)
允许他们继续生活,但却需要向总督府这里缴纳税收。 粮税自然就是最为重要的税收。 这里并不适合种植棉花、香料等等,但极其适合种植水稻,甘蔗、茶叶。水稻的产量极高、茶叶的质量也是非常好,甘蔗的含糖量很高。 为了充分的掠夺这里的财富和资源,张氏兄弟一方面在这里兴建了大量的种植园,归属总督府这里直接管辖和经营,专门种植甘蔗、茶叶、黄麻等经济作物。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将田地出租给本地的土著耕种,收取佃租,一年收成的三成归属总督府,剩下的七层则是归属这些种植田地的土著。 三成的税收,在现在的大明来说,那是相当恐怖的,大明本土的田地都快无人耕种了,佃租是一降再降,大部分地方的佃租都已经不到两成,即便是这样,地主的田地往往都很难全部都租出去。 但是对于东天竺这边来说,三成的税收就相当低了。 以前在孟加拉苏丹国的统治下,这些地方的人几乎要缴纳一半以上的收成,同时还要承担诸多的类似于徭役这样的繁重任务。 并且土地私有,高度集中,更是加重了底层人的压力和负担。 张氏兄弟占领这片殖民地之后,将所有的土地、矿产、资源等等都纳入总督府之下,将原先苏丹国的贵族、领主等等统统杀掉,或者是当做奴隶卖到了南洋等地。 收归了所有的土地之后,张氏兄弟自然是不可能自己去种的,于是又将这些土地按照各地的人口平均的分租下去,等于是变相的土改。 再加上只收取三成的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