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_第1652章,懒人好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2章,懒人好啊 (第4/5页)

本来直接写出了什么事情,大概用什么办法去解决,给上面的人做选择题就可以了。

    但是古代这些官员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首先要卖弄一番自己的文采学识,引经据典、借古喻今,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件小事,不写个几千字的奏疏上来,那都是白瞎了给天子上奏疏的机会,本来一句话就能够讲清楚的事情,非得要和烂婆娘的裹脚一样,弄的又臭又长。

    生怕天子不知道你文采飞扬、学识渊博一样。

    毫无疑问,这又会极大的浪费时间和精力,天子也好、内阁的大臣也罢,都是日理万机的,公务繁忙,时间紧张,哪里有空浪费在看你秀文采学识上面?

    刘晋这个懒人,自然是不会放任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下去。

    别人怎么样,自己管不住,但是自己当了这个内阁大臣,自然是要改一改这个歪风邪气,所有的奏疏,写的太长的一律打回去,要求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不要绕来绕去的,让人猜来猜去,想来想去,实在是太累了。

    如此一番的cao作下来,奏疏量大大的减少,拍马屁、请安的奏疏再也看不到了,刘晋严厉起来,那是直接将你弄到西北省去感受寒冬和荒野气息的。

    真正奏事的奏疏,那也是直接将事情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别再哪里卖弄文采学识,国家大事不是儿戏,也不是你个人秀文采的地方,真要是有文采,自己去出书,名传千古去。

    这效率自然是一下子就提高了,每天到内阁的奏疏就只剩下几百本了,眼睛一扫也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内阁这边直接处理就可以了,重要的事情再移交给天子去批阅。

    这到了弘治皇帝这里的时候,奏疏量就大大减少,少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