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2章,天下第一渔场 (第2/6页)
民自然是没有时间一筐筐的去称,码头这里到了时间点就要让出来给货船的,时间很紧,都是通过竞价拍卖的方式来出售渔获。 像大黄鱼这种普通货,它并不值钱,很便宜,三四文一斤,一筐一般能够装100斤左右,也就是300文到400文之间,10筐大概就是3000文到4000文之间。 当然了,那是零售价来算的,在这里要更便宜,一般都只能够卖2文钱。 这东西产量大,货源足,当然消费者群体也特多,大家都喜欢吃,便宜啊,大黄鱼的rou质又极其的鲜美,不会比其它的海鱼差,放在后世,大黄鱼的价格都已经抄到天价了,一般老百姓都吃不起了。 当然,那也是因为后世过度的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大黄鱼的数量锐减,所以才会物以稀为贵。 现在大明就不一样了,渔业捕捞刚刚起步也没有多少年,20年都还不到,再加上捕捞也远不如后世的发达。 故而大明的渔业资源是极其丰富的,特别是全世界的四大渔场全部都掌握在大明帝国的手中,让大明人有着吃不完的海鲜和渔获。 “2000文!” 伴随着船长开口,立即有人举手竞价道。 “2100文~” “2200文~” 很快也是有两人仔细的看了看渔获之后也是开口道,多加了200文,但之后就没有人再出价了。 大黄鱼这东西,产量太大了,淞沪的消费能力就那么多,2200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