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1章,朱厚照终于当元帅了 (第3/5页)
队之中带一段时间,和军中的高级将领熟悉一番,也是有利于增加对军队的控制和影响。 太子担任西征大元帅,统领大明的这些将领西征,也是笼络人心的一个好机会,可以让太子获得更多的支持。 如果是在其它朝代,可能皇帝是会很反感太子提前和军队接触,掌握军权或者是和朝中大臣、军中大臣有所往来,怕的就是太子权势做大之后架空皇帝。 但是明朝就不一样了! 整个明朝从第一个太子朱标开始,总共十五个太子,基本上全部都是能够平稳的继位,朱标是自己英年早逝,不然他也可以当上皇帝,而且他如果当皇帝的话,给朱棣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也造反不成功。 除了朱棣造反成功,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之外,大明一朝,其他只要是被册立为太子的,全部都顺利的继位。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以往的任何朝代,太子都是高危职业,能够顺利的继位并不多,往往都是没有好下场。 明朝的太子之所以能够平稳的继位,这跟大明朝的太子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朱元璋开始,便设立了太子府官制。 太子府官制这一制度也不是朱元璋首创,历来就有,像什么太子太傅、太子冼马之类的,其实都是空职位,没有实权的,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而明朝的不同。 明朝的太子府官员属于身肩二职,白天上朝时属于大明朝官员,要为皇帝分忧,朝会结束后要去太子府上班,和太子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分析正事应该如何处理。 而且这些太子府属官还都是朝中重臣,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就一集提到,天下的官员几乎80%都是太子府出去的,所以后面出现了:朱棣想改立汉王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