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6章,大明人要讲究 (第4/5页)
年的收益不会超过200万两银子,但是想要投资大桥的人依然非常多。 很多人投资大桥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未来的收益,而是为了所谓的给后辈子孙积福,积功德。 一直以来大明人都相信功德、福报一说,多做善事给后背子孙积富、积德,有钱有势了也不要太过张狂、嚣张跋扈,而是要多做好事,修桥补路之类的,这样后辈子孙才能够享受福荫。 尽管自古以来都不发欺男霸女的乡绅地主,但也有很多绅士、书香门第之家拥有着极好的口碑。 很多时候老百姓遇到了灾荒之年,困难之年的时候,他们都会出粮、出钱的帮忙赈灾,借粮借银子什么的也是有的。 现在大明报纸上又时常提倡大家去做好事,去做善事,去积福德、功德什么的,再加上大明现在是太平盛世,国富民强,自然而然社会的风气比起任何时候都要更好。 这有钱的人多,愿意做善事、做好事的人也多。 特别是京津地区的这些新兴资本家,一直以来效仿的对象就是刘晋。 刘晋喜欢办学,在大明各地遍地开花的一般的办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免费给人上学,还供你吃一顿午饭,一年上千万两的银子砸进去,让无数贫寒子弟都能够有机会上学,民间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都供着刘晋的长生牌。 在刘晋的带动下,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澳国公等大明的勋贵们也都纷纷效仿,虽然说没有办法像刘晋这样大手大笔的投资教育。 但他们也是办了不少的小学、中学以及一两所高等院校,修桥铺路什么的也是没少出钱。 甚至于连一向号称铁公鸡的寿宁候、建昌侯张氏兄弟,他们以前嚣张跋扈,现在年纪大了,又有钱了,也是开始做起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