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_第1567章,刘晋入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7章,刘晋入阁 (第3/5页)

排退伍军人事宜,他入阁的可能性比较小。”

    “户部尚书佀钟呢?”

    “他倒是不错的人选,不过我觉得还是比不过刘公。”

    “那倒也是~”

    朝野上下,关于谁入内阁的消息也是议论纷纷,同时也是在等待着弘治皇帝的意思。

    明朝内阁大臣的选拔方式有两种,特简和廷推。

    所谓特简是指由皇帝直接以中旨的方式任命大臣为内阁大臣,而不通过吏部。

    这种方式大致上又可以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皇帝本人亲自选拔任命,二是皇帝采纳大臣们的举荐或由中官们的援引而任命,还有就是由现任的内阁大臣推荐若干人选,再由天子选用。谷

    廷推也叫会推,顾名思义,就是开会大家一起来推荐,一般是由吏部牵头,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单,再由天子选用。

    特简和廷推是明朝内阁大臣选拔的两种方式,在万历以前阁臣的任选大多数都是天子通过特简的方式任命,万历之后,则多是由廷推来选拔。

    弘治八年以前,所有的阁臣都是特简选拔上来的,简单来说,那都是由天子亲自任命的,但在弘治八年的时候,内阁缺员,弘治皇帝下令吏部效仿廷推推荐大臣阁臣。

    于是当时吏部会同六部、督察院、通政院、大理寺以及科道大家一起推荐了‘吏部尚书耿裕、礼部尚书倪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礼部左侍郎周经、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几人的名单出来。

    最后弘治皇帝钦点了李东阳、谢迁入阁,也是由此开创了阁臣由廷推推荐的先河。

    当然,这也是后世弘治皇帝也由此造人批评之处,过于信赖文官,将权力下放太过严重,导致文官集团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