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1章,蓬莱城的元宵节 (第2/5页)
出名,那可是不惜血本,几百两、上千两银子的砸下去就为了给自己的酒楼增加一些文人气息,将好的诗词留下来以供后人欣赏。 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名气和逼格了,毕竟自古以来文人sao客莫不如此,跟诗词挂钩了,这酒楼自然就可以跟着上档次了。 滕王阁如果不是有王勃的《滕王阁序》绝对不会有那么大的名气,排到了四大楼之首,全靠的就是这篇千古名作。 在古代想要炒作一个地方,一個酒楼、阁楼什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诗词了,越是精彩的诗词越是可以迅速的出名。 这也是古代的诗人词人吃香的缘故了,一方面是因为读书人的地位高,能够写诗词的都是读书人,写得好的自然也都读的不差。 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因为很多时候无论是人想出名还是地方、建筑要出名都少不了这文人雅士们来写词、写诗什么的。 李白在唐朝的时候为什么可以到处游走? 要知道穷家富路的,自古没钱就别出门,更何况古代盗匪多如牛毛,这出门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李白就可以到处游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到处留下他的诗篇。 他靠的是什么?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李白诗词写得好,名气大,走到哪里都是人人追捧的对象,等于是唐朝版的当红明星,大家都喜欢结交一番。 李白自己又喜欢交朋友,走到哪里就和哪里的名流雅士玩的来,他写词又厉害,随随便便写一写都可以让人高兴的很。 像汪伦就是李白的超级粉丝,得知李白去叔父李冰阳的家里做客,自己就屁颠、屁颠的去邀请李白到自己家里面去做客,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临走还送李白大礼,价值不菲的八匹良马和十段官锦,还亲自给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