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三章东瀛局面 (第3/5页)
人才的培养,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同时可以启动规划线路和资金的筹备。我建议你啊,沿着铁路铺设线路为最佳方式,这样一来铁路集团有点急事,就得照顾你的生意。资金的问题,你去找你大哥。其次才是具体的工作和如何经营的问题。最后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送走满怀激荡的陈凡,陈燮回到专列跟前时,德川的特使保科正之已经等在这里,看见陈燮走来,快步上前,三步之外便跪地伏身,口称:“保科正之见过上国陈公爷、议长阁下!” 陈燮不动声色的站在原地,也不说扶起他来,安静的盯着看了一会才信步上了车,显得很无礼。保科正之不敢有任何动作,保持伏地的姿势,等到陈燮上了车,才敢微微抬头。陈子龙在一边看的清楚,心道思华先生不是无礼之辈,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华夷之说么?对这些外藩小臣,不用给他们好脸色?历数前朝之事,东瀛也好,高丽也罢,都是表情恭敬而求偏安一隅,所谓朝贡也都是赚的盆满钵满回去。 过去的对外政策一直是陈燮反对的重点,以前要虚名的时代,到了陈燮这里就变成了重实际利益。过去那种拿国家的钱,换一些外藩的吹捧的做法,现在已经不会再出现了。经历过崇祯年国家穷的揭不开锅的岁月,大明官员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变得非常务实。 当然了,保科正之是不会去京师见那些文臣的,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来求陈燮。 作为日本内乱的幕后黑手,陈燮怎么可能不知道日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陈子龙把保科正之扶起来,带着埋怨的语气道:“幕府太不争气了,这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