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三章怎么就不敢? (第2/5页)
昨夜跟着去了陈府,那是准备牺牲自己的意思。不管是不是。反正大家都是这么理解的。只要陈某人敢于谋逆,三位大人就敢血溅五步。文臣嘛,凑一起高谈阔论,激动处不免有人高呼“为往圣继绝学!”“大明养士二百年,仗义死节正当其时。” 如果往前推个五十年,这话吼一嗓子,肯定是真的。现在么,呵呵呵。经历过崇祯朝的洗礼,文臣和君王之间的相互戒心。真是太深厚了。 一阵马蹄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辆镶嵌了飞鹰徽章的马车来到,当先下车的自然是三位内阁大臣,最后下来的才是陈燮。不等大家站稳当,已经有人冲过来,侍卫上前拦阻,这人也不继续往前冲了,高呼:“陈贼。你带兵进京,是要学董卓么?大明朝刚直之士还没死绝。即便你一时得逞,难道不怕史笔如刀么?” 陈燮听着当是就笑了,看看身边三位同仁,他们真是一脸的尴尬。昨夜都没睡好,这会脸都是白的,一晚上都在研究陈燮的白皮书。看完之后。才明白这白皮书的真实意义。对于士绅阶级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权力和义务的问题。享受了权利,你就必须付出义务。弄明白这个新制度的道理后,大家都没心思跟陈燮吵架了。 说到底陈燮的选择也很无奈,你能靠谁来治理这个国家?大明士绅根本就是绕不过去的东西。把他们都灭了倒是干净,李自成就能做到的事情,何况陈燮?关键还是一个治理国家需要有文化的精英,朱元璋那么牛叉的一个人,不也需要翰林的帮衬么?因为这个制度,后来演变成了明朝的内阁制度。 “张家玉,大庭广众,不可胡言乱语。”杨廷麟上前一步,责备了一句。本来气势汹汹的翰林院检讨张家玉,被点了大名之后傻眼了,这啥节奏?不懂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