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_第六百七十一章 正面刚不动,那就迂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一章 正面刚不动,那就迂回 (第3/5页)

起,王阳明算是当代圣人了,问题是他老人家搞学问厉害,教学生的水平真不咋地。心学直接被后人玩坏了,一帮大儒,对于国家大事除了请皇帝加强个人的修为之外,剩下的的招数就是亲贤臣远小人了。至于国家大事,什么建奴打来了,什么流贼不灭,都是这两招丢过去。“等闲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恩。”然后呢?没然后了。

    所以呢,在八股文考了两百年之后吧,陈燮这种加标点符号的做法,真是太厚道了。没人敢说他理解的不对,你敢说圣人不对?说句不好听的,孔老二写的那么几本书,加起来才多少个字?翻来覆去的被后人琢磨,早就琢磨的面目全非了。后人琢磨所谓的圣人言论,无非就是往里头掺点私货,多少而已。还有就是儒学这个东西,一帮儒家的人物,自己就互相摆不平搞不定的岁月相当的长。什么理学啊,心学啊,说白了都是私货的产物。

    王阳明开创心学,自己是个文武双全的主,上马能指挥打仗,下马能做学问。他的继承人呢?呵呵,有一个算一个,你能找出第二个王阳明之类的大能么?没有!那就是黄鼠狼下崽子,一窝不如一窝。

    说的更难听一点,明朝书呆子是不缺的,真正能做事的文臣少的可怜。掰着指头算,崇祯朝有数能臣,熊廷弼、袁崇焕、杨嗣昌都算上,加起来真正能扛事的,不到十个。关键还是绝大多数文臣不能扛事就算了,坏事那是个顶个的高手。

    众人无言以对,陈燮自然不会落井下石,耍无赖这种事情偶尔为之就是了,多了就没意思了。现在就是一个谈判的进程,先漫天要价,等着对面落地还钱。什么立法的形式来决定义务教育制度,在明朝根本不现实。说的不好听一点,农村孩子七八岁就得去打猪草了,女娃娃十六岁家人那都是晚婚典型了。凡事不能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