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一章剪羊毛 (第2/5页)
去了。 陈平道:“谨遵父命!”随即顿了一下,稍稍沉吟便开口:“我看过最近几年的铸币记录。每年都在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仔细观察不难现,以最近五年为例子,第一年总铸币量为一千八百万银圆,第二年为两千三百万,第三年为三千万,去年为三千六百万,今年的计划是五千万。一开始儿子判断,铸币量与白银库存有关,后来仔细观察才现。投入大明的银币数量每年只占总行量的四成,其余六成的货币则投入海外市场。再仔细一观察,不难现,大明海外属地,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只有大银行行的钱币。这一点儿子始终不是很明白,这里面有什么必然联系么?如果说货币行量与存银有关,那么更说不通了。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银,何止五千万两?” 说到这里。陈平说不下去了,实在是搞不懂这里面的关系。陈燮的脸上露出来的已经不是凝重了,这儿子不简单,能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想了。当初为了弄懂金融的一些知识,他可是靠着开挂的脑袋,囫囵吞枣的记忆金融展的历史。还有海量的金融学知识。然后在现实中慢慢的领会,才算懂一点行。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金融学的知识,陈燮可没敢往大明传播。怕的就是皇帝脑洞一开,要自己印货币了。朱家皇帝在这方面没什么节cao可言的。宝钞就是被他们玩废掉的。大量的白银涌入之后,白银成为了明朝的实际货币。陈燮搞出银币来,看上去本质上没变化,实际上则是一个瞒天过海的手段。银行行的货币,一枚银圆当成一两白银来用,实际上只有一枚银圆的投入只有七钱白银左右。没有实际重量,却能当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